首页 > 法律知识 >

当前通讯!亳州谯城法院“周末村居法庭”有效化解矛盾纠纷

2023-06-13 15:18:32 来源:安徽法制报

人民法庭作为化解社会矛盾最前沿、最基层的重要窗口,既是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主体之一,也是加强法治保障、促进良法善治的优势力量。亳州市谯城区人民法院以“周末村居法庭”为抓手,织密解纷网格点、搭建司法服务线、拓宽普法覆盖面,及时有效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,以“小切口”撬动基层“大治理”。

融入基层治理的“法院+”

5月30日,十八里人民法庭协助案发地村委,妥善化解一起横跨豫皖两省,涉及儿童生命权、身体权、健康权的纠纷,从源头解决了争议。


(资料图)

3月份,河南省某县儿童刘某某在该省毗邻的谯城区某行政村玩耍时,不慎踩到孟某某露天堆放的秸秆堆,因秸秆自燃导致其腿部烧伤。

事故发生后,刘某某第一时间被送往医院诊治。由于腿部烧伤面积较大,加之家庭经济条件拮据,前期巨额医疗花费已让这个家庭无力负担,在与孟某某就赔偿数额未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,刘某某家人情绪非常激动。4月上旬,事故所在地镇政府联系到十八里人民法庭,希望法庭从法律专业角度协助化解纠纷。

“您别着急,我们一定尽心尽力尽快处理这事……”接到求助后,法官张鹏立即联系当事人。在其耐心安抚下,当事人情绪逐渐缓和。

法官一方面与区法律援助中心联系,由其指派律师对日后可能产生的诉讼提供帮助。另一方面,组织双方当事人及村干部就赔偿问题进行沟通。法官和村干部从情理法入手,共同释法说理,最终促使双方就赔偿事宜达成一致意见。至此,该起纠纷在依法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得以妥善化解。

谯城区法院党组成员、副院长刘秋菊表示,诉源治理的要义在于源头施策,人民法庭深化诉源治理实践,可以促使基层社会治理真正打通“最后一公里”,不仅是“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、治已病,更要抓前端、治未病”的关键所在,也是良法善治在乡村振兴中体现保障功效的要害所在。

开在“家门口”的法庭

“现在开庭!”近日,在谯城区十河镇大周村村委会,双沟人民法庭法官通过巡回法庭审理一起婚约财产案件,以达到“审理一案、教育一片”的目的。

考虑到农村地区赡养纠纷、婚约财产纠纷较为常见,区法院以“周末村居法庭”活动为抓手,每周至少安排半天时间,以巡回审判、普法宣传、法治讲堂等形式,把法庭搬到群众家门口,面对面了解群众诉求,心贴心化解纠纷难题,让司法服务更省心贴心暖心。

“如果在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,可以随时通过这张卡与法官联系……”审理结束后,法官向群众发放“解纷明白卡”,介绍通过非诉途径解决矛盾纠纷的好处。

“解纷明白卡”也是“一村一法官”服务信息卡,上面登记有乡镇、行政村、所属法庭、法官姓名及联系方式。区法院与城乡基层党组织广泛开展联建共建,建立“一村一法官”机制,把群众诉求听清楚、把法律规定讲清楚,运用法律指引、情绪疏导等方式,以司法的柔性力量化解纠纷。

强化社会治理“末梢”担当

“种点粮食不容易,要不是有恁,这大豆款不知得要到啥时候……”从接案、调解到司法确认,古城人民法庭用时一天化解,赢得了当事人的称赞。

朱某与岳某是朋友,岳某从事粮食收购,朱某将自己种植的大豆售于岳某。经双方核账,岳某共欠朱某大豆款35000元,岳某出具欠条一份,经朱某多次催要,岳某一直久拖欠款不还。

接案后,古城人民法庭立即安排驻庭特邀调解员调解。调解员仔细研究案情后立即联系岳某到庭,告知其不履行债务对其后续经营在声誉上将产生不良影响,又耐心释法析理,使岳某明晰诉讼成本与民事侵权责任的法律规定,促使双方于次日就还款达成一致意见,并对调解内容进行司法确认,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。

小案不小办,件件系民心。谯城区法院各基层人民法庭依托“法庭+巡回审判点+诉调对接工作站”,加强与辖区基层组织联系,建立纠纷化解协作体系,强化诉源治理。截止到5月份,今年谯城区法院基层法庭共受理案件3448件,占全院民事案件45.32%,结案2868件,结案率达83.18%;调解结案1104件,标的额达1.17亿元。

“人民法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更有助于听民声、察民情、解民忧,提高基层治理的法治化水平。”谯城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、院长韦潇轶说,该院将继续以“小切口”撬动基层“大治理”,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、服务基层社会治理、服务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司法需求。

标签:
延伸阅读:

最近更新

15037178970

保险法

医疗事故